拥有420多家线下门店的淘品牌茵曼还在探索“新零售”的可能。他们宣布将应用RFID技术,更进一步连通线上和线下。
具体来说,茵曼会在每一件新产品中,注入一枚比米粒还小、不容易察觉到的RFID芯片,每件衣服相对应唯一标码。当消费者拿着衣服裤子走进试穿区时,RFID设备获取到衣服上的芯片信息内容,显示屏上就会出现衣服裤子相关的图片,宝贝描述、买家评论等,还可以自助付款,省去在收银台排队的时间。通过试衣间的屏幕,还可以呼叫导购员。
亲见了实物还需要买家秀吗?这很难说,正如来到餐厅,很多人也习惯打开大众点评看推荐菜一样。相比起消费体验的提高,RFID更大的价值或许在于,消费者拿起件衣服的次数,和进出试衣间的次数,都可以被追踪,你的“犹豫不决”和“选择困难症”也成了商家可资参考的数据。
在仓库管理方面,RFID系统可以快速识别是否正确装箱,比起人手点数、条形码扫描,工作效率可以大大提高。据茵曼提供的数据,供应链管理入库复核阶段,人工成本可降低73%,工作效率提高至原本的250%;仓库出库复核阶段,人工成本降低82%,工作效率提高至原本的175%。以60平方米的门店举例,库存盘点四千五百件衣服裤子,由原本的6个小时缩减为九十分钟左右,节省75%的时间。
实际上,RFID并不是一项新技术应用。海澜之家、迪卡侬、拉夏贝尔、国际品牌H&M、奢侈品牌Prada等都已使用过它。早在2001年,Prada的消费者就能通过试衣间的屏幕调阅衣物的设计稿、模特照片,品牌由此获得试穿、换衣等数据,但这个技术之后并未铺开。
随着RFID技术成熟,它的成本已有显著降低。“2014年左右,一个标签的成本超过1元。我们此次谈下的价格加上车缝工艺,每个标签成本在1元以内。”茵曼RFID项目负责人告诉36氪。据了解,厦门信达是茵曼RFID技术的供应商。
投入产出比自然是品牌的重要考量之一。但茵曼表明,在这个时点推出,更重要的原因是其自身的供应链管理、IT系统、大数据可以充分承接并用好这套技术——除了线上线下、以及线下各门店库存的动态共享,还能实现防伪、防串货、优先处理热销品客退等功能。
茵曼总公司汇美集团高级副总裁肖海坤表明,RFID系统在公司会阶段性应用。在近500万件茵曼产品完成上标签、入库的工作后,带有RFID芯片的衣服裤子将会在2018年春季出现在门店中。继茵曼之后,汇美旗下的其它品牌也会陆续普及。
来源:http://www.hcldiot.com